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陈列展览 > 展览回顾 > >> 正文内容

展览回顾

广西(贵港)国际博物馆日主场城市活动亮点多(组图)

文章来源: 发布时间:2018-12-27 字号:

广西(贵港)国际博物馆日主场城市活动启动仪式精彩的醒狮表演。广西新闻网记者

广西(贵港)国际博物馆日主场城市活动启动仪式精彩的醒狮表演。广西新闻网记者 麦一帆 摄

主办方为广西百家博物馆建设项目颁奖。广西新闻网记者

主办方为广西百家博物馆建设项目颁奖。广西新闻网记者 麦一帆 摄

极具贵港特色的山歌表演。广西新闻网记者

极具贵港特色的山歌表演。广西新闻网记者 麦一帆 摄

与会领导、嘉宾参观贵港博物馆的历史文物。广西新闻网记者

与会领导、嘉宾参观贵港博物馆的历史文物。广西新闻网记者 麦一帆 摄

博物馆日主场活动期间,贵港博物馆人头攒动。广西新闻网记者

博物馆日主场活动期间,贵港博物馆人头攒动。广西新闻网记者 麦一帆 摄


  广西新闻网贵港5月19日讯(记者 麦一帆)展示古郡遗珍,感受浔郁风情。5月18日-19日,由自治区文化厅、贵港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5年广西(贵港)“5·18”国际博物馆日主场城市活动在贵港市举行。自治区文化厅厅长黄宇,贵港市市长李新元出席启动仪式并共同启动该活动“希望之光”按钮。

  记者了解到,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“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”。主场活动形式多样,内容丰富多彩,地方文化特色浓郁,亮点纷呈,包括开展广西文博十佳讲解员评选活动、广西博物馆协会各专业委员会成立暨《博物馆条例》培训大会、贵港市民间艺术表演、贵港市博物馆系列展览(包括“翔鹭纹铜鼓”特展;西江明珠,古郡遗珍—贵港历史文物陈列;浔郁风情—贵港民族民俗文物陈列;水墨浔郁—和谐贵港书画展;民间瑰宝—历代楹联匾额精粹展)、走进贵港—民间文物鉴赏活动以及《罗泊湾汉墓的发现与研究》、《太平天国起义历史》两个专题讲座等。

  据介绍,自治区文化厅将2015年国际博物馆日主场城市活动安排在贵港举办,除了对贵港近年来博物馆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外,还希望进一步促进各市、县级政府对博物馆建设的重视,按照各自历史文化特色,找准适合当地博物馆发展的空间,加大对博物馆的投入,完善博物馆的各项服务设施建设,提升服务质量,拓宽博物馆社会功能,提高市、县级博物馆人员的素质,全面振兴广西的文博事业,为广西文化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。

参展的学生们倾听讲解员介绍相关文物的历史渊源。广西新闻网记者

参展的学生们倾听讲解员介绍相关文物的历史渊源。广西新闻网记者 麦一帆 摄

馆内展出的文物玲琅满目。广西新闻网记者

馆内展出的文物玲琅满目。广西新闻网记者 麦一帆 摄

精雕细琢的西山仿真模型。广西新闻网记者

精雕细琢的西山仿真模型。广西新闻网记者 麦一帆 摄

认真观展的学生不时做好笔记。广西新闻网记者

认真观展的学生不时做好笔记。广西新闻网记者 麦一帆 摄

参观者在贵港博物馆合影留念。广西新闻网记者

参观者在贵港博物馆合影留念。广西新闻网记者 麦一帆 摄


  贵港历史文化底蕴丰厚,民族风情浓郁,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,主要有古建筑、古遗址、古石刻、古墓葬和馆藏文物等,是历史上贵港先民经济生产、宗教信仰和生活风俗习惯的实物见证。全市有各级别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9处,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:桂平市金田起义旧址;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:桂平东塔、黄花岗起义平南五烈士纪念碑、六陈登塘西汉炼铁遗址、大安大王庙古建筑群、南山寺石刻、中共广西省“一大”旧址、贵县古墓葬群等;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4处:罗泊湾宝塔、大南门城楼、南山寺、节孝牌坊等。未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点597处。全市共馆藏文物总量8969件(一级10件,二级140件,三级1600件,其他7219件)。1970年代罗泊湾汉墓出土的珍贵文物,1980年在贵港城区风流岭出土的铜鼓、铜马、扶桑灯等汉代文物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已被广西博物馆收为“镇馆之宝”。

  贵港市同时也拥有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主要包括民间文化、民间美术、戏曲、民间手工艺、人生礼俗、岁时节令等共15个门类。全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92个项目,其中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6个项目:《杖头木偶戏》《瑶族婚礼八音》《壮族哭嫁歌》《桂平西山佛教音乐》《龙凤麒麟舞》《平南牛歌戏》《平南三利小刀锻制工艺》《平南大安校水柜习俗》《贵港师公戏》《平南县大成八音》等;市级名录32个项目:《麟驹舞》《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歌谣》《客家山歌》《大安粤剧》《贵港彩灯》《歌仙刘三妹传》《贵县八景故事》等;县区级名录项目52个项目:《乳泉的故事》《舞春牛》《瑶族盘王节》《弩滩甘王庙会》《贵港市庆丰镇延塘村起声歌》等。

  迎第39个世界博物馆日

  广西博物馆民间收藏品鉴赏咨询活动人气旺

自治区博物馆的文物专家正在为市民鉴定、讲解收藏品。广西新闻网记者

自治区博物馆的文物专家正在为市民鉴定、讲解收藏品。广西新闻网记者 邓昶 摄

两位专家正在鉴定一幅清朝官员官服上的襥子。广西新闻网记者

两位专家正在鉴定一幅清朝官员官服上的襥子。广西新闻网记者 邓昶 摄


  广西新闻网南宁5月18日讯(记者邓昶)5月18日是第39个世界博物馆日,和往年一样,广西博物馆举办的各种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。今天焦点跟往年一样仍是“民间收藏品鉴赏与咨询”,从上午9时到下午4时,来自广西博物馆与广西文物商店的9位书画类、金属类、近现代类、瓷器玉器杂项类的专家,免费为市民的收藏品进行鉴赏,回答市民对物品的鉴赏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