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专题专栏 > 文物保护单位 > >> 正文内容

文物保护单位

平南县文物保护单位名录(66个)

文章来源:贵港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:2019-01-16 字号:

          平南县文物保护单位名录(66个)

序号

名称

级别

时代

地点

保护范围

建控地带

公布文件文号

备注

1

辛亥革命黄花岗起义平南五烈士纪念塔

省级

1935年

平南镇城东路罗冲桥畔

东至平南西江大桥,北端南至浔江并岸边,西至罗冲坑,北与罗冲桥至西江桥头的小路为界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1981.10.29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81]74号)

1994.7.8自治区人民政府(桂政发[1994]63号)

2

大王庙

省级

清光绪

大安镇镇大街

前至榕树外30米,后至镇中街右前福神庙遗址,左至惠福夫人庙与粤东会馆界墙为保护范围与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1989.7.20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9]136号)

1994.7.8自治区人民政府

(桂政发[1994]63号)

桂政发[1994]63号把大王庙、粤东会馆和大安桥合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称“大安大王庙古建筑群”。

粤东会馆

清道光

大安镇镇大街

 

前至镇东街,后至镇中街,右至惠福夫人庙为保护范围与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大安桥

清道光

大安镇镇大街

以桥长35米中心为点前后左右40米为保护范围。

以桥长35米中心为点前后左右60米为控制地带

3

登塘西汉

炼铁遗址

省级

西汉

六陈镇

登塘村

以登塘塘村、铁屎尾、六穴岭、坡咀屋后山、顶龙岗0.5公里山头山梁、及铁屎塘、六陈圩背岭等横直5公里为保护范围,7公里为控制地带。

以登塘塘村、铁屎尾、六穴岭、坡咀屋后山、顶龙岗0.5公里山头山梁、及铁屎塘、六陈圩背岭等横直7公里为控制地带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9]136号)

1994.7.8

自治区人民政府

(桂政发[1994]63号)

4

畅岩石山二程夫子读书遗址

省级

北宋

官成镇双马村畅岩石山

以该山平面形状为基础,周边延出十米为保护范围。以保护范围的尺度为基础,外延出十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以保护范围的尺度为基础,外延出十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包括九重门以西五十米各岩洞

1973.12.6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革字[1973]95号)

5

畅岩石山九重门古文化遗址

县级

旧石

官成镇双马村畅岩石山南

以该山平面形状为基础,周边延出10米为保护范围。以保护范围的尺度为基础,外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以保护范围的尺度为基础,外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

1973.12.6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革字[1973]95号)

6

石脚山灯盏岩古文化遗址

县级

新石

大新镇新和村石脚山南

以该山平面形状为基础,周边延出10米为保护范围。以保护范围的尺度为基础,外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以保护范围的尺度为基础,外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1973.12.6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革字[1973]95号)

已毁坏

7

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山人村住地遗址

县级

1850年

马练乡北胜山人村那磨垌

以旧居遗址墙基为基础,向外延出2米,为保护范围,在保护范围尺度的基础上,外延出2米为建设控制地带

在保护范围尺度的基础上,外延出2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(包括山人营盆

1977.8.1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革字[1977]102号)

8

太平天国豫王胡以晃罗文村旧居

县级

1803至1832年

官成镇新平罗文村

以胡以晃旧居的墙基保护范围,在保护范围的基础上,外延出2米为建设控制地带

在保护范围的基础上,外延出2米为建设控制地带

1977.8.1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革字[1977]102号)

9

太平天国赞王蒙得恩教化岭五世祖父墓碑

县级

清道光五年

大鹏镇大山村教化岭

以该墓坟顶为中心,以墓向为前、前后左右各出5米为保护范围,在保护范围的基础上,前后左右各出2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在保护范围的基础上,前后左右各出2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1977.8.1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革字[1977]102号)

10

太平天国赞王蒙得恩更垌五世祖母墓碑

县级

清嘉庆元年

大鹏镇花王村更垌

以该墓坟顶为中心,以墓向为前、前后左右各出5米为保护范围,在保护范围的基础上,前后左右各延出2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在保护范围的基础上,前后左右各延出2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1977.8.1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革字[1977]102号)

11

太平天国豫王胡以晃高帝山三世祖母墓碑

县级

清咸丰十一年

官成镇新平村高帝山

以该墓坟顶为中心,以墓向为前、前后左右各出5米为保护范围,在保护范围的基础上,前后左右各延出2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在保护范围的基础上,前后左右各延出2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1981.10.29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1]74号)

12

燕子巢云

(包括石刻)

县级

清朝

平南镇罗合村燕子岭浔江北岸

以燕子石本身的形状,东西南北方各出10米为保护范围。以保护范围的基础上,东西南北各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以保护范围的基础上,东西南北各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1981.10.29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1]74号)

13

竹山圩大同县古城遗址

县级

唐宋

同和镇同朝村利例竹山圩

以大同县旧城址的城墙为基础,向外延出5米为保护范围,在城墙为基础再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 

在城墙为基础再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1981.10.29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1]74号)

14

天王洪秀全大旺圩码头发令地址

县级

1851年

同和镇大旺圩码头

以该码头宽度为基础,以两旁的榕树根桩起至河床两旁各出5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1981.10.29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1]74号)

15

“阆石钟英”南汉状元梁嵩读书遗址

县级

南汉

大鹏镇沙垌

以该石洞口为基础,方圆50米,为保护范围,在保护范围的基础上,和外延出10米 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在保护范围的基础上,和外延出10米 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1981.10.29

平安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1]74号)

16

大旺石山

县级

官成镇旺石村大旺石山

该山平面形状为基础,周边延出10米为保护范围。以保护范围的尺度为基础,外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以保护范围的尺度为基础,外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1981.10.29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1]74号)

17

飞鼠岩古文化遗址

县级

旧石器

官成镇旺石村大旺石山东

该山平面形状为基础,周边延出10米为保护范围。以保护范围的尺度为基础,外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 

以保护范围的尺度为基础,外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1981.10.29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1]74号)

18

六公岩古文化遗址

县级

旧石器

官成镇旺石村大旺小石山

该山平面形状为基础,周边延出10米为保护范围。以保护范围的尺度为基础,外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以保护范围的尺度为基础,外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1981.10.29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1]74号)

19

白马状元庙

遗址

县级

南汉

丹竹镇

白马圩

以现双英纪念馆的围墙为保护范围,以围墙为基础,外延出5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以围墙为基础,外延出5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1981.10.29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1]74号)

20

太平军上帝坪团营、打武器遗址

县级

1850年

大鹏镇花洲村上帝坪

(无保护范围)

(无控制地带

1981.10.29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1]74号)

暂不拟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

21

丹竹白马明未兵部尚书袁崇焕父墓碑(现改为与袁子鹏墓)

县级

清光绪

丹竹镇

白马圩

以墓为中心,西向23.5米,东向36米,南向11.6米,北向12.5米为保护范围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1981.10.29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1]74号)

22

新隆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

县级

1927年

寺面镇

新隆圩

(无保护范围)

(无控制地带

1981.10.29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1]74号)

23

永隆桥

县级

民国二十二年

思旺镇

以桥全长中心点为点,前后左右60米为保护范围,80米为控制地带。

以桥全长中心点为点,前后左右80米为控制地带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9]136号)

24

上宋民居

县级

清乾隆

思旺镇

上宋村

以中套大厅为中心,前后左右70米为保护范围,100米为控制地带。

以中套大厅为中心,前后左右100米为控制地带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9]136号)

 

25

登塘民居

县级

清光绪

六陈镇登塘村

以二座为中心前后左右30米为保护范围,50米为控制地带。

以二座为中心前后左右50米为控制地带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

[1989]136号)

 

26

梁嵩故居

遗址

县级

五代

大鹏镇

龙  街

以故居遗址(包括土阁墩)为中心前后左右100米为保护范围,150米为控制地带。跑马坪中心为点前后左右80米为保护范围,100米为控制地带。

以故居遗址(包括土阁墩)为中心前后左右150米为控制地带。跑马坪中心为点前后左右100米为控制地带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

[1989]136号)

27

袁崇焕

故居遗址

县级

丹竹镇白马圩大码头顶

白马圩何益清屋两间铺面与大队石粉厂一间铺面(三间连在一起)宽15米,长46米共690平方米为保护范围,宽35米,长66米为控制地带。

白马圩何益清屋两间铺面与大队石粉厂一间铺面(三间连在一起)宽35米,长66米为控制地带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

[1989]136号)

28

林绍璋

故居遗址

县级

太平天国

平南镇

平田村

故居遗址面积约100平方米,以宅基地中心为点,周围40米为保护范围,50米为控制地带

以宅基地中心为点,周围50米为控制地带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

[1989]136号)

29

蒙得恩

故居遗址

县级

太平天国

大鹏镇大山村马玲自然村

故居遗址面积约250平方米,宅基中心为点,前后左右80米为保护范围,120米控制地带

宅基中心为点,,前后左右120米控制地带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

[1989]136号)

30

明尚书

张廷纶墓

县级

平南镇罗冲桥雅塘山

以墓为中心,墓前80米、墓后37米、墓右100米、墓左60米为保护范围,前后左右100米为控制地带

以墓为中心,前后左右100米为控制地带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

[1989]136号)

31

张楷墓

县级

平南镇

罗井村

以墓为中心前后左右30米为保护范围,50米为控制地带。

以墓为中心前后左右50米为控制地带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9]136号)

32

苏村汉墓群

县级

官成镇苏村

以苏村至旺村0.5公里,官成河至北面0.5公里为保护范围,官成河以北及其东西一公里为控制地带。

官成河以北及其东西一公里为控制地带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9]136号)

33

周村汉墓群

县级

东华乡周村

以氨水池为中心前后左右200米为保护范围,300米为控制地带。

以氨水池为中心前后左右300米为控制地带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9]136号)

34

古楼村汉墓群

县级

同和镇

古楼村

以古楼村为中心,前后左右400米为保护范围,500米为控制地带。

以古楼村为中心,前后左右500米为控制地带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9]136号)

35

阳川县古城址

县级

思界乡

白竹表

思旺河以东、小相思以南各0.7公里为保护范围,1公里为控制地带。

思旺河以东、小相思以南各1公里为控制地带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9]136号)

36

武郎县古城址

县级

马练自治乡河段村

以新河小学为中心,前后左右0.5公里为保护范围,1公里为控制地带。

以新河小学为中心,前后左右1公里为控制地带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9]136号)

37

武林县古城址

县级

南北朝

武林镇

新贤村

以朱氏祠堂为中心,前后左右0.5公里为保护范围,1公里为控制地带。

以朱氏祠堂为中心,前后左右1公里为控制地带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9]136号)

38

郭县古城址

县级

上渡镇河口村

院郭屯

以院郭村为中心,前后左右0.7公里为保护范围,1公里为控制地带。

以院郭村为中心,前后左右1公里为控制地带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9]136号)

39

三边总制坊

县级

现代

丹竹镇

白马圩

坊前后左右20米为保护范围,30米为控制地带。

坊前后左右30米为控制地带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9]136号)

40

上巷古

火葬场

县级

明清

安怀镇

蓝田上巷

以烧人坪火葬坑为中心,前后左右50米为保护范围,100米为控制地带。

以烧人坪火葬坑为中心,前后左右100米为控制地带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9]136号)

41

都坡塔

县级

清嘉庆

安怀镇

都坡村

以塔为中心,周围30米为保护围,50米为控制地带。

以塔为中心,周围50米为控制地带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9]136号)

42

袁醴庭墓

县级

六陈镇

鹿鸣岗

以墓为中心,周围30米为保护范围,50米为控制地带。

以墓为中心,周围50米为控制地带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9]136号)

43

司马第

县级

清道光

寺面镇

罗泉村

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,以该建设面积物中心为点,周围30米为保护范围,40米为控制地带。

 

以该建设面积物中心为点,周围40米为控制地带。

 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9]136号)

44

绿水灵渊

古泉

县级

上渡镇下石村

以大泉眼为中心,周围150米为保护范围,200米为控制地带。

以大泉眼为中心,周围200米为控制地带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9]136号)

45

平南县革命烈士纪念碑

县级

现代

平南镇

蛇黄岭

以纪念碑为中心,周围100米为保护范围,200米为控制地带 。

以纪念碑为中心,周围200米为控制地带 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9]136号)

46

曲犁坝

县级

明代

大洲乡三荣村上寺河

以曲犁坝为中心,前后左右100米为保护范围,150米为控制地带。

以曲犁坝为中心,前后左右150米为控制地带。

1989.7.20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89]136号)

47

新塱

状元庙

县级

民国五年

大鹏镇新塱

以状元庙为中心,周围20米为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1992.7.1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1992]84号)

48

溪头坤德

石桥

县级

清道光八年(1828年)

丹竹镇赤马村溪头屯南面200米石

桥河上

以桥面中心为点,东、西各50米,以南80米,以北100米形成的长方形为保护范围;东、南、西、北各200米的建设控制地带。

以桥面中心为点,东、南、西、北各200米的建设控制地带。

2012.7.3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2012]5号)

49

新埠赞绪

公祠

县级

清光绪3年(1878 年﹚

上渡镇雅埠村新埠屯村中

以祠堂前面至村间通道7.4米,以祠堂后面墙向外延伸至1.5米,左面墙向外延伸至0.8米,右面墙向外延伸至1.7米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2012.7.3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2012]5号)

50

学垌润亭

潘公祠

县级

清光绪十五年(1889年)

平山镇榄垌村学垌屯北面村边

以祠堂正门前通道向外延伸至2.7米,祠堂后面墙向外延伸至2米,左面墙向外延伸至1米,右面墙向外延伸至1.5米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2012.7.3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2012]5号)

51

中团

谢氏民居

县级

清同治(1862--1874年)

镇隆镇富藏村中团屯51、52、53号

以民居坐向为正面,前至道路护基,左右后墙向外延伸2米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2012.7.3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2012]5号)

52

慈边

陈氏宗祠

县级

清道光二十七年(1847年)

平山镇慈边村中

以建筑主体的墙为界为保护范围。以祠堂正面墙向外延伸至22米,左右面墙为界,后面墙向外延伸至1

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2012.7.3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2012]5号)

53

郭家祠堂

县级

乾隆十七年(1752年)

平南县马练乡九槐村八屯

以祠堂正面墙向外延伸至10.8米,左面墙向外延伸至3米,右面墙向外延伸至4米,后面以后墙围为界,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2012.7.3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2012]5号)

54

营盘

黃氏民居

县级

清嘉庆年间(1796--1820年)

思旺镇花石村营盘屯西面村边

以民居坐向为正面,前墙向外延伸至15米,左右墙皆向外延伸至4.5米,后墙向外延伸至1.5米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2012.7.3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2012]5号)

55

明解元

宾继学墓

县级

明天顺(1457—1464年)

平田村新胜屯村中间

以墓坐向为正面,墓顶石珠为中心,前、后各10米,左、右各5米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2012.7.3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2012]5号)

56

韦邦相墓

县级

明嘉靖二十二年(1543年)

上渡镇上石村石马屯西南面50米岭坡上

以墓的坟堆为中心,以墓向为座向,前50.3米,后22.6米;前至50.3米处,左为4.5米,右为4.5米;前至35米处为石羊,左为7.9米,右为7.9米;墓中心点左为8.8米,右为13.8米;墓后至22.6米处,左为8.8米,右为13.8米,所有各点的连线范围内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2012.7.3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2012]5号)

57

方氏家族墓群(包括:光禄大夫方伯猷夫妇合墓)

县级

明—清

上渡镇河口村河口屯祖禁岭

(上渡镇柘畲村石塘边屯

洪岭)

方氏家族墓群:以墓坐向为正面,墓群南北长96.8米、东西宽19.5米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。

光禄大夫方伯猷夫妇合墓:以墓坐向为正面,以坟塚为中心,前延出至14.5米为点,左右各16米为点;后延出至5米,左25米为点,右20米为点;后至后土20.6米为点。所有的点连线以内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2012.7.3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2012]5号)

58

寺面镇劳五暴动四烈士殉难处

纪念碑

县级

1988年

寺面镇寺面村岭脚屯西山岗南面岭脚处

以碑台长5米,宽4.7米,面积23.5平方米为保护范围;以碑台前至厂道路中心距离4米,碑台后3米,碑台左右两面向外延伸4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以碑台前至厂道路中心距离4米,碑台后3米,碑台左右两面向外延伸4米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2012.7.3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2012]5

59

新隆劳五暴动烈士墓及纪念碑

县级

1988年

寺面镇新隆圩圩背岭东北坡

以纪念碑中心为圆心,半径为15米的半圆,以纪念碑至步台级为轴线向外延伸左18米、右20米,前面距村委会9米,距民居6米,正前面距街道17米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2012.7.3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2012]5

60

翰冲隧道

县级

1971年

平山镇翰冲村石塘表屯夹顶岭

以隧道轴线为中心,南北长180米,东西宽40米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2012.7.3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2012]5

61

聿塘明远

孔公祠

县级

民国八年﹙1919年﹚

平山镇八桂村聿塘屯

以祠堂前面墙边至学校球场边19米,后面墙边至后背山4米;左面墙边延至4米;右面墙边至学校空地5米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2012.7.3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2012]5

62

莫仕睽墓

县级

清代

大鹏镇高坪村高楼屯以西高楼岭上

以墓碑为中心点半径10米的圆形为保护范围;以墓碑为中心点半径20米的圆形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2012.7.3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2012]5号)

63

林大居墓

县级

清代

平南镇平田村新屋儿屯东南面500米黄京岭上

以墓为中心半径10米的圆形为保护范围;以墓为中心半径20米的圆形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2012.7.3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2012]5号)

64

大峡口救国阵亡烈士义塜

县级

1945年

安怀镇安怀村特果岭南面距公路20米处

以义塚碑顶中心点为圆心,半径10米的圆为保护范围;半径20米的圆为建设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2012.7.3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2012]5号)

65

大乙岭抗日阵亡官兵墓

县级

1944

上渡镇下渡村大乙岭南面半坡岭上

以墓碑为中心,前面8米,后面14.5米,左右各12.5米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2012.7.3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2012]5号)

66

彭昱尧故居

县级

清嘉庆年间

平南县镇隆镇周塘村长乐岭屯

以故居主体墙为界,前后左右外墙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。

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。

2014.9.22

平南县人民政府(平政发[2014]14号)